《丹棱县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政策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相关单位、部门:
《丹棱县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已经县十七届政府第35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丹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10日
丹棱县“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时期,是建设美丽丹棱的关键时期。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国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川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眉山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等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环境保护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污染防治水平进一步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1.水污染防治成效。以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紧抓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项目,不断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强力控制和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为推进丹棱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的水环境保障。全县建成7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开展了“两池六改一集中”建设工作;划定禁养区限养区,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试点;配套农村散户湿地处理设施,广泛开展“绿海明珠”建设,实施城区“绿肺工程”,深化“八园之城”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作,丹棱县被列入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全县6个乡镇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61个行政村完成市级生态村创建。水生态环境逐步向好,2015年丹棱河出境断面水质全年综合考核由2010年的劣Ⅴ类达到Ⅳ类,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提升。
2.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加大污染治理,全县累计投入工业污染治理资金7279万元,对26户工业污染项目进行了限期治理;对丹棱陶瓷走廊和芒硝工业园区废气污染开展了深度治理工作。城市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果。丹棱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处理能力达到0.5万吨/日;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得到保护;完成了影响城区环境质量的强华瓷业、亿佛瓷业、金厦熔块、华新釉料、正大制釉5家企业的“离城入园”搬迁工作。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现“全域禁烧”。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70%。严格项目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健全制度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建立预警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全县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环境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成效。将环境保护宣传纳入全县大宣传格局,建立完善环境保护宣传机制,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环境保护宣传。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积极组织实施“六五”普法及依法治理五年规划,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环境保护队伍法律素质和全民环境法制观念,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良好。
4.环境能力建设成效。先后投入资金510万,购置大量监测仪器和监测交通工具、建设了实验室、建设两座空气自动站。配备环境监察执法取证装备,保障环境监察执法车辆,机构队伍加强,人员素质提高,环境监察水平达三级标准。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县水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流域水环境质量超标,思蒙河(丹棱段)、安溪河、金牛河三条河流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主要指标存在超标。污染原因:一是丹棱无外来水源,河流自身净化能力弱。二是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中所含氮磷等物质由地表径流进入流域。三是畜禽、水产养殖污染仍存在。四是环境基础保护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2.全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不高。建筑扬尘、道路扬尘、交通扬尘污染较重,城市保洁机械化清扫率较低;机动车由106线、丹夹路穿城而过,扬尘和尾气污染重;工业布局不合理,两个园区毗邻县城,影响空气质量;烧烤和部分餐饮油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静小风频率高,湿度大,逆温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条件影响,地理位置和地势条件不利于扩散,区域性污染特征明显。
3.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刚刚起步。治理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管理还有差距;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未有效处置;未建设有医疗废物处理设施。
4.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和乡镇场镇污水管网不配套,污水收集率不高;园区还未建成污水处理厂。
5.环境监管执法力量薄弱,环境管理交叉现象严重,改革环境管理体制、系统协同推进环境保护的任务任重道远。
(三)“十三五”挑战与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县经济加快转型,增长规模、质量同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生态环境保护既面临严峻挑战,又面临重大机遇。主要挑战是:工业转型升级动能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中高速增长将带来较大污染增量;环境承载力处于极限,长期累积的污染问题短期难以根本改变;新的特征污染因子不断产生,影响逐步凸显;环境风险更加突出,生态产品供给不能满足民生需求;持续稳定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具体为:工业发展过快,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增大,治理任务繁重;资源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浪费现象严重,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农村饮用水水质较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还需要长期坚持;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完善与提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备用水源问题;农村饮用水的问题;总量减排等问题的挑战。
同时,也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绿色发展成为引领发展的时代理念;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加快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为和必要条件;依法治县深入推进,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升。
二、“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总书记“两山理论”精神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以推行“三长制”治污为抓手,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底线,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环境优美的美丽丹棱。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积极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坚持风险防范。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风险源的管理,严格防范环境风险。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
3.坚持信息公开。推进信息公开,推行阳光执法,及时公布各项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措施,让企业接受社会监督,保障人民知情权和监督权。
4.坚持多元共治。落实各相关部门环境保护监管责任、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引导公众参与,强化公众监督,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培育环境文化,提升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县区域和流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污染防治水平得到提升,重点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圆满完成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加强对城市和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监管。启动城市备用水源建设工程项目,丹棱河、安溪河、金牛河流域地表水水质和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保障要求;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办公自动化和宣教能力建设水平上新台阶;力争创建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四)具体目标。
1.环境质量。
(1)水环境质量。丹棱河、安溪河、金牛河水质出境达到国家规定水域功能区水质Ⅲ标准。
(2)大气环境质量。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74.6%。
(3)声环境质量。县城达到国家规定功能区标准。
(4)城镇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大于90%。
2.总量减排。
(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完成市上下达的减排目标。
3.污染防治。
(6)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5%。
(7)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85%。
(8)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率和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5%。
4.生态保护。
(9)在2020年前努力完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指标。
5.环境管理能力。
(10)加强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完成监测站标准化能力建设,达到国家规定三级站标准。实施环境监管机构达标建设工程,对照国家各项建设标准,强化基本和专项监察仪器设备配置,到“十三五”末,80%以上的环境监察执法用车、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装备水平满足日常监管工作需要。全面推进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化、信息服务智能化。着力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招录和引进中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具备环保专业技术特长和管理经验的优秀人才充实进环保队伍,不断加大培养力度,大力提高环境监管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十三五期间,现有环境监察执法人员要全部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操守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三、“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主要举措和重点工程
(一)工业污染防控。
1.调结构,促转型。
坚持科学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实施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采取关停并转措施,淘汰技术落后、高耗能污染环境的企业,淘汰高能耗、重污染的落后工艺设备。加强对清洁生产技术指导和实施的监督,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及处置等进行分析认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及污染物产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严审批,控污染。
严把环境准入关。按照环境质量目标、园区功能定位、容量总量核定“三位一体”的要求,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和分级审批办法,坚持环评审批“6+2”原则、“四个一律不批、一个限制审批”、环评技术评估导则、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有关规定,不违规审批,不越权审批、不降级降格审批。鼓励发展污染小、能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项目,控制新污染源产生。
3.强治理,减排放。
以造纸、化工行业为重点,开展污水深度治理。对未达标排放和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企业,以及超总量排放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对治理无望的污染企业实施关闭。突出做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开展丹棱陶瓷、机械、化工园区废气污染深度治理,实施工业企业“煤改气”工程。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燃区内禁止燃烧原(散)煤、蜂窝煤、焦炭、重油、渣油等燃料,禁止燃烧各种可燃废物和直接燃用生物质燃料,以及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高污染燃料;已建成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各类设施限期拆除或改造成使用清洁能源,降低污染物排放。
(二)城市污染防治。
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核心,加快丹棱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和城市污水截流管网的配套建设,实施雨污分流,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基本消除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排河道现象。加强对丹棱县污水处理厂营运监管,督促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做到达标排放。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在优先实施垃圾、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加强医疗废弃物回收与安全处置工作。禁止焚烧生活垃圾、落叶和有毒有害物质,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严格控制餐饮油烟、汽车尾气、建筑施工和道路运输扬尘。合理划定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解决噪声扰民。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在县城区禁煤,搬迁城市规划区内工业企业,降低城区环境污染。实施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工程,实现城市河流的全面治理,提高城市河道的自净能力,做到面清、岸洁、有绿,城市河流水质全部达到划定水功能区水质要求,内河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基本恢复。强化城市绿化和美化。将城市绿化与美化有机结合,建立城市绿化系统,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三)农村环境建设和保护。
“十三五”期间,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制定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制度、农村散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制度、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制度,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投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丹棱模式”提升工程,对全县71个行政村的环保设施进行维护管理,确保农村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到2020年,我县示范乡镇生活污水收集率达100%,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率达100%,并达到日产日清,农村环境总体质量改善。推进丹棱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全面实施《丹棱县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推进城乡饮用水源水质治理工程,强力推进“引青入丹”饮水工程,定期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监测和环境状况评估,自2018年起城市饮用水源,每季度公开饮水安全状况信息。到2020年我县饮用水源治理率达100%,水质达标率为100%。加强农村畜禽养殖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规划,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提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二一一”模式经验,以乡镇为治理主体,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常态化管理畜禽污染,减少总氮、总磷的排放,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积极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降低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全域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药工程。开展“农田径流污染防治工程”示范和推广,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沟渠、植被过滤带、人工湿地等方式,截留过滤净化农田地表径流。大力推进秸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加快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秸秆禁烧工作成常态化改善大气质量。
(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坚持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并重,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速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基本形成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宜业宜居,生态文化长足发展。
1.加快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
紧紧围绕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三大任务”、推进“五大体系”建设。制定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年度实施计划,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抓好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小区、生态家园等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将生态文明融入和谐社会建设中,切实加强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深化生态经济建设,建立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生态经济发展,保障生态安全。
2.强化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
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启生态红线划定工作,严格限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开发活动。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区环境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区生态环境监管。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合理划分矿产资源准采区、限采区和禁采区。在生态重要区和敏感区,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门槛,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标准;建立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制度,推动矿山开采的生态修复。
规范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适度开发水能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能资源,在确保流域水生态系统、地质遗迹、文化遗产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开发。建立健全水能资源开发综合决策机制,严格水能开发项目生态环境准入条件,提高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标准。
(五)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
以河流(丹棱河、安溪河、金牛河)、湖库(梅弯水库、党仲水库等)为基础,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流域综合整治,实施沿河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沿河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投运,垃圾常态化清理,逐步降低农村面源污染。依据水环境容量、水域纳污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制订和实施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禁止转移或引进重污染项目,鼓励发展低污染、无污染、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建立流域预警应急机制,建立地表水环境水质达标责任及跨乡镇行政区域交界断面水质交接责任制度。制定流域污染防治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确保水环境安全。
(六)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推行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不同行业经济社会贡献、污染物排放强度、所处流域环境容量等综合特征,确定不同行业、不同流域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控制重点行业的企业数量和生产能力。调整造纸行业和陶瓷行业数量和规模,用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整产业结构。
2.严格项目准入。优先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新型产业,新引进产业项目的能耗水耗以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标准;新建项目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腾出总量,方可准入。改扩建项目做到依靠清洁生产削减总量,实现增产减污。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严格的准入限制。
3.切实落实减排项目。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关闭和淘汰一批工艺技术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企业。开展工程减排,实施工业企业的深度治理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加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淘汰黄标车和低速载货车,实施车辆燃油替代。“十三五”末,实现污染物减排,确保完成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
4.执行排污权交易。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推进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严格持证排污。允许积极开展污染治理、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的企业,腾出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市场交易,提高企业治污积极性,最大限度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我县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七)环保系统能力建设。
加快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统计和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建成全县大气、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监控,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和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环保机构和队伍得到加强。
1.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快环境监测实验室二期建设,顺利达到三级站的建设标准。通过调剂和公招,加强培训、学习、再教育的形式,解决人员不足能力不强问题。加强乡镇环保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配备必要环保设备设施。加强环境统计、环境宣传、环境信息能力建设,配齐执法设备,实现办公自动化。
2.建设地表水和大气监测体系。加强梅弯水库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管理,全面实施饮用水源检测预警体系工程。加强陶瓷走廊和芒硝工业园区废气、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扬尘和秸秆焚烧的污染的监测治理,落实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检测机制。配备环境应急监测仪器和执法取证设备,提升应对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3.建设重点污染源监控系统。对符合要求的国控、省控重点废水、废气污染源安装自动在线监测仪,进行排污浓度和总量实时监测。
(八)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为确保环境保护各项目标和工作任务的落实,必须实施一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在政府引导,市场推动,项目业主和公众参与下,以重点项目的实施推进环境保护,切实改善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19项环保工程,预计投入11.16亿元(详见附件)。
四、保护措施
(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严把源头与强化整治、总量控制与生产力布局、当前与长远、环境保护与社会稳定等五个方面的关系,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公众环境听证制度、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有奖举报制度等,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开展对重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使综合决策规范化、制度化,控制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严格执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程序。环保行政执法与公检法联动,健全联动执法、完善案件移送机制,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衔接。对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对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等恶意违法行为,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坚决实施行政拘留等处罚措施;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迅速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业主为主体、市场推进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本着“谁污染,谁治理” “谁开发,谁保护”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以项目业主为主,政府补贴的工业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饮用水源保护、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以项目业主投入为主,政府补助的农村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流域综合整治的机制。政府履行公共财政职能,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在财政增加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推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资投资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四)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统媒体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小农意识观念,引导广大群众科学种养殖,企业懂法守法,合法生产。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官方微博微信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加强社会组织和环境保护志愿者的能力培训,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宣传作用。落实乡镇、县级各单位、部门环境保护责任,把保护环境变成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构建全民参与的大环保工作局面。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以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建立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档案,保障全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五)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加强环保班子和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引进环境监测专业人才,不断提高环保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队伍作风建设,重点解决好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表率意识,努力推进机关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办公信息化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综合决策、快速反应的能力和水平,为环境管理提供基础和平台。加强环保系统廉政建设,加强权力监督工作,加强对重大决策、项目审批、环境执法、重点项目安排等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落实好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做到“讲党性、守纪律、保廉洁”,建成一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环保队伍。
附件:1.丹棱县环境保护“十三五”期间重点项目规划表
2.丹棱县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项目年度实施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