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     眉山市委市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党务之窗>>党史(地方志)工作 >>最新动态>>正文
最新动态

中国共产党丹棱县历史(第九章)(第二节)

2018-04-19 10:46
党史办  文章来源:

第二节  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先导和基础。“八五”、“九五”期间,县委、县政府为改善丹棱投资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交通运输、能源、邮电通信的发展放在优先地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着力加快丹棱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到2000年,全县城镇建设和交通、能源、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交通和邮电通讯建设

交通和邮电通讯,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项目,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和先行官。

解放后,丹棱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公路建设,始终把公路交通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全县公路建设从1951年开始,到 1990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02公里。但路面多为碎石路或土路,路况差,通行能力弱,全县仅有运输汽车254辆,各型拖拉机500余台。

为改变全县交通运输状况,打破制约丹棱经济发展的“瓶颈”,县委、县政府把全民动员、全民动手、干部群众齐参与大办公路交通建设作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1991年11月3日,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加速我县境内“三路”建设的决定》,以丹委发[1991]46号文件形式下发。《决定》提出: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用五年时间把县境内“三路”(丹夹路、丹蒲路、仁张路)建设成标准柏油路。并就“三路”建设的资金筹措等相关事宜逐一作了详细的规定。《决定》说,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丹棱县“三路”建设指挥部,由县长范宗荣担任指挥长,副县长史学明、交通局长罗大志任副指挥长。1993年4月3日,县委、县政府又作出了《关于加强公路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1993年到1997年全县公路建设的目标是:打通南北出口,修筑过境路,建设好资源开发路和山区公路,实现乡乡通客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各乡镇辐射的公路网络,同时提高干线公路等级。并就建设资金筹措、实施办法等逐一作了规定和要求。

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县公路建设的两个《决定》,描绘出丹棱公路建设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和实施办法,极大地鼓舞全县人民加快公路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全县迅速掀起了以“三路”建设为重点的县乡公路建设高潮。

1992年初开始,全县打响了以“三路”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境内公路等级为目标的公路建设总体战,公路交通建设全面铺开。1993年,仁张路(仁美至张场)完成5.1公里油路建设,填补了丹棱县级公路无沥青路面的空白;1994年,丹蒲(丹棱至蒲江)油路建设竣工通车,成为全县第一条全线贯通沥青路面的县道公路;同年,张王路(张场至王场)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全县12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客车;1995年10月,丹蒲路麻栗坡至蒲江界4公里水泥路面竣工通车,实现了县道水泥路“零”的突破。1998年,按照眉山地区的统一安排,省道106线丹棱段的改建工程启动,当年就完成放线和征地拆迁工作,随即进入路基施工。截止2000年底,全县干道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6公里,其中省道15公里,县道94公里,乡道27公里。全县水泥路和柏油路共90余公里,占全县通车里程的三分之二,公路等级明显提高,公路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全县拥有各种汽车439辆,比1990年增加185辆,增长73 %;年货运量达到31万吨,比1990年增加18.31万吨,增长144%;年货运周转量达到3731万吨公里,比1990年增加3040万吨公里,增长440 %;年客运量138万人,比1990年增加18万人;年客运周转量8705万人公里,比1990年增加5338万人公里,增长160 %

九十年代,丹棱县公路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干线公路等级大幅度提高,省道、县道大部分建成水泥路和柏油路,大大提高了车辆通行能力。二是建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全县各乡镇的公路网,客车可通达全县12个乡镇,缩短了山区乡镇与县城的时间距离。公路交通的改善,有力地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一靠观念的转变。县委、县政府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深刻认识到过去经济发展缓慢,关键在于公路交通的落后,因此各届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公路建设这个切入点,始终把全县公路建设作为富民裕县的一项重大措施,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办交通。通过深入动员,“要致富,先修路”、“修桥铺路,造福子孙”的观念深入人心,全县干部群众为此提出了“宁可少穿衣裳不吃肉,也要筹资修公路”的口号。全县干部群众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全县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二靠拓宽交通建设筹资渠道。面对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在积极向省市有关部门争取资金的同时,多渠道广泛筹集资金:一是动员党政机关干部、教师、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捐集公路建设资金,二是向全县各种运输车辆筹集资金,三是将全县民工建勤代金的60 %用于公路建设,四是向银行贷款。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公路建设资金缺口,促进了全县交通建设的顺利发展。

同一时期,丹棱邮电通信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采取有线、无线同步,固定、移动并举的方式,全县邮电通信取得了快速发展,实现了固定电话的升级换代、移动电话从模拟信号到数字通讯的转换和无线自动寻呼通讯的普及,使电信业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一跃成为全县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通信技术的提高和普及,把全县人民带入了信息经济社会,进一步改善了丹棱的经济建设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建国之初,县人民政府接管了旧政府邮电局和电话管理所,邮电从此回到人民的怀抱,丹棱邮电史也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此时全县邮电设施十分落后,全县仅有台式交换机1台50门,电话机10部,架空明线电话线路2条,邮路全是步班邮路,邮电业务总收入4076元。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县邮电发展缓慢,邮电通讯能力薄弱。从1952年到1979年,用了27年时间,市话用户才发展到108户,平均每年增加3户,而且全是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邮电业务总收入突破十万元大关用了29年,到1979年才达到102968元,全县人均使用邮电费0.74元。改革开放后,县邮电局内部进行领导体制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局长负责制、干部招聘制和工人合同制。通过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打破了固定工与合同制工的界限,转换了经营机制,邮电通信业得到较好的发展。至1990年,市话交换机容量扩大到500门,用户发展到209户,拥有电话机364部(其中农村用户61户96部)。邮电业务收入54.2万元,全县人均使用邮电费3.5元。邮路5条90公里,其中汽车邮路2条41公里。但是,相对落后的邮电通信设施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仍比较突出。

进入九十年代后,为改善丹棱经济建设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县委、县政府把邮电通信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积极支持邮电部门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通信设备档次,使固定电话从磁式交换机发展到步进制交换机,再由步进制交换机发展到长话、市话、农话“三合一”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十年间实现了两次换代升级。1991年6月,县邮电局完成了1000门步进制交换机的改制任务,是年7月12日全县市内电话正式开通,丹棱从此告别了“摇把子”电话。1993年至1994年,县邮电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知难而上,努力克服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的困难,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将1000门步进制电话交换设备更新为2000门长话、市话农话“三合一”的数字程控交换设备,成为乐山市扩容开通程控电话的第一个县局,同时开通了国际直拨电话。此后于1997年1月和1999年1月分别扩容2000门,使全县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6000门。1998年底,全县市话用户达到3620户,是1990年的17.3倍,平均每年发展426户。随着市话用户的增多和通信设备的不断更新,市话号码也不断升位:改制前打电话叫单位,改制后从4位号码升到6位号码,1996年9月扩大的乐山本地网建成后升为7位。固定电话也从机关单位的专利品逐步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移动通信是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化通信水平的一种通信方式。丹棱的移动通信从1992年开始起步,经过从无到有、从模拟信号到数字通信,迅速地发展起来。1992年10月20日,县邮电局向县人民政府呈报《关于开办450兆频移动电话系统和国际直拨电话的报告》,同时争取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市邮电局批准丹棱在全市第一批开办450兆移动电话通讯系统。11月18日县人民政府批复:经县人民政府11月18日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研究,同意开通无线移动电话和有线国际直拨。县邮电局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丹棱的实际情况研究决定一步到位,投资近200万元,在红石碑建一直放站接转眉山基站信号,通过县邮电局直放站发射,直接开通900兆频模拟移动通信——A网。该项目于1994年10月7日正式开通,使全县通信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A网开通当年就销售“大哥大”27台。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和群众的需要,县邮电局又投资100万元于1997年9月27日建成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开通G网,即全球通。到1998年底,全县已有移动电话用户1096户,当年移动业务收入77万元。至1999年4月,全县除唐河、仁兴、王场三乡外,其余各乡镇G网基站建成开通,县内除个别山区和低洼地带暂不能通话外,其他地方均能实现移动通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电话机也从体大笨重、功能单一的“大砖头”演变成小巧玲珑、功能多样的“掌中宝”。移动手提电话也由此从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逐步成为大众化的通讯工具。

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全县邮电通讯建设超额完成了十年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通信水平和质量日新月异,发生了质的飞跃。先进的光纤网络遍布城乡,12个乡镇全部实现了数字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信号基本覆盖全县,通信能力大为提高,进一步改善了丹棱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了丹棱人民的生活水平。至2000年底,县下邮路发展到5条121公里,其中客车押运2条53公里,自行车邮路2条28公里,农村投递线路45公里;固定电话发展到6240门,其中市内电话4000门,农村电话2240门,分别是1990年的8倍和15倍,拥有电话用户8361户;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机用户分别发展到3750户和2997部;电话普及率(包括移动电话)达到7.5部/百人,是1990年的31倍;村通电话率达到70 %;邮电业务量达到936万元,是1990年的15倍;邮电业务总收入达到1064万元,是1990年的20倍,全县人均邮电消费65.8元,是1990年的19倍。

城市和集镇建设

城市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建设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速经济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着眼于树立丹棱形象、扩大对外开放,十分重视城市建设,把城建工作作为“凝聚工程”、“民心工程”抓紧抓落实,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通过不懈努力,丹棱城市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县城面积扩大,人口增加,主要街道实现亮化、绿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民安居乐业,提升了丹棱对外形象。

建国时,丹棱县城仅有东街、西街、正街、大南街、小南街五条街道和猫市巷、土主巷等四条小巷,街道宽2—4米,大多数房屋为土木结构和穿斗房结构,盖以小青瓦或稻麦草。房屋低矮潮湿阴暗,参差不齐,县城面积仅有0.2平方公里。七八十年代丹棱流传的两句民谣:“东门摔跤子,西门捡帽子”、“叼上一只烟,绕城走三圈”就是丹棱旧城的真实写照。

建国后,丹棱县城面貌逐渐改观,县政府在70年代和80年代先后两次拓宽街道,三次翻修街面,建成混泥土街面3条(东街、西街、正街)、沥青街面1条(北街)、三角形水泥预制块街面2条(大、小南街)。新修五路两街(新村路、城环路、育才路、新南路、新北路和外东街、外西街)。同时彻底消除了稻麦草屋面。至1986年,完成了以正街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形成二巷五路十二街的县城改造,高层钢筋混凝土楼房开始出现,县城面积增加到1.6平方公里。1978年7月,县城居民用上了自来水。市政设施和城市照明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城市绿化工作开始起步。到1992年县城街道总长9公里,房屋建筑面积47.8万平方米,城区街灯67盏,供水主管道11公里,年供水总量85万立方米,用水人口1.2万人。

进入九十年代,县委、县政府把城市建设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提出了打造生态型田园城市的县城建设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坚持“人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城建工作思路,采用“干部群众集资一点,县级财政拿出一点,施工队伍垫资一点”的办法,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资力度,打响了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提高城市功能为目标和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并举的县城建设攻坚战。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指导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依据。为搞好县城总体规划,1992年县委、县政府组建了“丹棱县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作为县城规划、建设、管理的最高协调机构。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建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四川省城市规划实施办法》的规定,会同市规划局和重庆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丹棱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编修,于1995年完成了《丹棱县城总体规划》,从此丹棱县城建设有了明确的方向。

按照《丹棱县城总体规划》的要求,丹棱县九十年代的城市建设,主要包括以县街改造为起点的旧城区改造、以东升路建设为起点的新城区建设。

1994年,县街改造项目启动,该项目历时6个月,拆除公私房屋2000多平方米,拓宽扩建街道250米,新修排水沟500米,辅筑混泥土街面3000平方米,投资100万元修建商品房(县街公寓)2500平方米,栽植行道树60株,美化了县委、县政府的出口街道。此后,又对正街、东街、西街、北街、新南路等进行加宽改造,先后辅设了水、电、气管道,辅筑了混泥土街面,同时进行了绿化和亮化。

为了扩大城市面积,1992年,新建了东升路,该路从新南路电影院旁往东直达眉洪公路丹棱过境路,全长580米,宽22米。并于东升路旁建设县中心市场,解决了逢场拥挤、阻塞交通和沿街设市的问题。1994年,新修了丝绸路、商业街。1995年,又投资46万元新修了北沿滨河路和七李路。北沿滨河路东起大堰桥,西至新南桥,全长700米,完成条石保坎2650立方米,回填土方5200立方米。1996年11月,动工修建新三路(外东路、东环路、牌坊路),投资400万元,经过70天的昼夜施工,全长1.2公里的新三路于1997年1月竣工,同时在三路路口第一次装上大功率的高杆灯,建成后的新三路成为县城最漂亮的标准化街道,为县城增添了光彩。

1998年10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城建部门在城市改造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投资460万元,开始对新建的人民路、七李路和东升路进行改造。至年底,完成土方开挖量8081立方米,回填土方量13626立方米,回填连砂石方量7485立方米,浇筑混泥土2627立方米,砌条石量1467立方米,安装花台板1777米,清沟500米,砌花台总长1100米;栽小叶榕180株,女贞5500株,丁香球600株,紫荆300株,紫薇300株,三角叶树300株,柳树250株,使人民路、七李路和东升路基本上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为建设生态型田园城市创造了条件。同时,修建了华厦大酒店及县城钟楼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新修了枫落寺、南门山、育才路三处城市小景区。1999年9月,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作出《加快县城建设步伐的决定》,开始启动占地20亩的县城中心广场建设。2000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先后投入1000万元,建成安居住宅152套及广场周围的营业场所,为今后的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截止200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万人。实有住宅使用面积36万平方米,市政工程道路面积27万平方米。城市下水道长度16公里。绿化覆盖面积9公顷,园林绿化面积6公顷,其中公共绿化面积5公顷。

农村小集镇是农村地区一定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抓好集镇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199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农村集镇建设,把集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抓紧抓好。1993年,为搞好全县集镇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丹棱县集镇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全县小集镇建设工作。1994年,又制发了《关于加快我县集镇建设的意见》。《意见》在充分阐明加快集镇建设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加快集镇建设的四条措施:一是科学规划,明确目标。到2000年,全县农村集镇(包括县城)规划面积由现在的8平方公里增加到15平方公里,集镇规划区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0%,社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要在1993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规划区人均实际收入要达到3000元以上。全县重点抓好五镇一乡(丹棱镇、张场镇、杨场镇、仁美镇、双桥镇和石桥乡)的集镇建设规划和试点,使小集镇成为基础设施配套、交通方便、整洁卫生、物丰财茂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集镇规划区内户口一视同仁,农民取得集镇户口后,原在农村的承包地、自留地暂不退回,待其确实有稳定的集镇收入来源后,再退回。三是建立新的土地管理使用制度。集镇规划区的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使用,分期分项拨付出让。规划区乡镇建立土地管理所,代行国土局职能。四是多渠道筹集集镇建设资金。除积极向上、向外争取外,县委、县政府还出台十四条筹集资金的具体政策。

文件下发后,各乡镇把场镇建设提到乡镇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全县兴起了小集镇建设高潮。仁美镇为加快场镇建设步伐,成立了“场镇建设领导小组”,在积极改造场镇旧街的同时,1995年征地300亩建设试点小区,当年完成24米宽的新区主街道路基工程,随后完成了新区农贸市场建设。当年,仁美镇省级小城镇建设规划通过评审,被省政府列入省级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张场镇、杨场镇等乡镇根据各自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特点,做好科学规划,坚持“四集中”(乡镇企业、市场、科教、建设资金集中)、“三结合”(集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开发、市场开发、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小集镇改造建设工作,也初见成效。农村小集镇建设的开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小集镇在当地的中心地位,对活跃农村商品流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丰富农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致富奔小康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物质基础。丹棱县能源建设的重点是提高电力运行质量和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丹棱使用电力和天然气分别始于1951年和1992年。1951年,县人民政府为解决城区机关和市民照明问题,投资5000元在县城兴建了小火电厂——人民电厂。随着经济的发展,丹棱县充分利用县域内山溪水流建设小水电。随后分别于1966年和1969年接通了洪雅电源和眉山国家大电网,从此解除了全县实行多年的用电定时、限量的限制。到1990年,全县小水电装机1298千瓦/10台,年发电量300万度,占年供电量的16.3 %。全县有35千伏线路35公里,10千伏线路390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1938公里,形成了国家(眉山)和地方(洪雅、丹棱)电网供电体系和较为合理的网络布局。全县年供电量达到1843万度,其中农林牧渔用电358万度,乡镇企业用电521万度,农村生活用电488万度,农村其他用电29万度,城区居民生活用电180万度,工业用电236万度,其他用电31万度。

为了适应全县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九十年代以来,县电力部门投入巨资对全县城乡电网进行改造。1991年为满足芒硝化工企业用电,投资258.5万元修建双桥35千伏安变电站和化工输电专线,全长8.5公里,满足了芒硝化工企业的用电需求。1994年至1996年,城北11万伏输变电站工程建设完工投入运行,提高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质量。1996年,投入2500万元,对全县农村电网进行改造,历时两年,于1998年完成,建成布局合理运行稳定的农村供电系统,减轻了农民群众的用电负担,并于当年顺利通过了全国第三批农村电气化建设达标验收。2000年,投资1600万元新建杨场35千伏输变电站,架设了“丹夹陶瓷工业走廊”专用线,满足了陶瓷企业的用电需求,促进“陶瓷走廊”的建设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全县发展经济奔小康提供良好的用电环境。到2000年,全县用电量4298万度,是1990年的2.3倍。其中农林牧渔水利用电238万度,是1990年的66 %;乡镇企业用电936万度,是1990年的1.8倍;农村生活用电973万度,是1990年的2倍;农村其他用电249万度,是1990年的8.6倍;工业用电1356万度,是1990年的5.7倍;城区居民用电537万度,是1990年的3倍。

七十年代末,四川石油局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在丹棱县顺龙乡钻探出一口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气井——顺龙场镇口大深一井,当时由于诸多因素未能开发利用。1992年,为振兴丹棱经济,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利用大深一井天然气。是年3月,由县委书记罗玉兰、县长范宗荣带队组成开发利用大深一井天然气项目代表团,赴江油与川西北矿区召开联系协商会,双方就开发大深一井的风险和效益作了细致的研究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签署了《联合开发利用顺龙大深一井天然气输供气工程协议》。双方协定由川西北矿劳动服务公司负责大深一井井口场设施建设,由丹棱县燃建公司负责顺龙至丹棱城区13公里φ108输气管线及丹棱配气站的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商定该气源供丹棱县使用。

签约后,县燃建公司积极申请项目立项,筹集工程建设资金。在县委、县政府和川西北矿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积极组织管线设计和施工,于1992年12月底历时9个月全面完成顺龙至丹棱城区13公里φ108输气管线铺设任务和配气站建设。1993年2月19日在丹棱西门配气站举行“丹棱县天然气工程竣工点火仪式”,1993年3月完成丹棱城区管网工程建设,是年4月1日第一批天然气用户开始用气。1993年5月和7月分别开始向熔炔厂、丹齿锻压车间供气,丹棱熔炔厂和丹齿股份公司成为全县首批工业用气单位。

为了使丹棱县能够长期稳定使用天然气,县委、县政府于1994年底与川西北矿区协商从蒲江接管引用邛崃平落坝气源。通过努力,川西北矿区承诺可日供丹棱10万立方米天然气。县天然气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从1995年11月起历时一年完成了蒲江大兴至丹棱配气站37公里φ159输气管线工程。该工程的完成,为全县长期稳定、可靠用气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全县发展工业经济、对外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蒲丹输气管线建设项目的运行,带动了周边区县对天然气的利用。1996年5月,丹棱—洪雅23公里φ159输气管线铺设工程动工,1997年1月工程竣工全线通气; 1997年4月,丹棱—夹江—峨眉63公里φ219输气管线铺设工程也全线竣工通气,丹棱配气站从此成为周边区县天然气输配枢纽。

九十年代,丹棱县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为丹棱工业企业和居民生活供气,还为周边县城供送优质气源,成为天然气输配中心。截止2000年,全县天然气用户已达2717户,年供气160万立方米,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气108万立方米。

上一条:中国共产党丹棱县历史(第九章)(第三节) 下一条:中国共产党丹棱县历史(第九章)(第一节)

关闭